
古文的名言 15篇
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,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,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,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。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名言都是什么样子的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文的名言 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古文的名言 11、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
2、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
3、男儿无英标,焉用读书博。
4、云厚者,雨必猛;弓劲者,箭必远。
5、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6、立志在坚不在锐,成功在久不在速。
7、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
8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
9、学而不思而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
10、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
11、一卒毕力,百人不当。
12、知耻近乎勇。
13、天无涯兮地无边,我心愁兮亦复然。
14、不可以年少而自恃,不可以年老而自弃。
15、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
古文的名言 21、有志者,事竟成。(后汉书)
2、与善人居,如入兰芷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;与恶人居。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(刘向)
3、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(《礼记》)
4、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(左传)
5、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(王之涣)
6、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(论语)
7、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(陆游)
8、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(元稹)
9、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(元稹)
10、张而不弛,文武弗能也;弛而不张,文武弗为也,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也。(《礼记》)
11、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(《礼记》)
12、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(孙子兵法)
13、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(苏洵)
14、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(陆游)
15、至长反短,至短反长。(吕氏春秋)
古文的名言 31) 民无信不立。——孔子
2) 君子忧道不忧贫。 —— 孔子
3) 言不信者,行不果。——墨子
4) 诚信者,天下之结也。——墨子
5) 诚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——孟子
6) 小信诚则大信立。——韩非子
7) 侈而惰者贫,而力而俭者富。 —— 韩非子
8) 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。 —— 子贡
9) 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贫。 —— 荀况
10) 善气迎人,亲如弟兄;恶气迎人,害于戈兵。 —— 管仲
11)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,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。——薛瑄
12) 人背信则名不达。——刘向
13) 以诚感人者,人亦诚而应。——程颐
14) 人无忠信,不可立于世。——程颐
古文的名言 41、读书要三到:心到、眼到、口到
2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——孔子
3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
4、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——李苦禅
5、发奋识遍天下字,立志读尽人间书——苏轼
6、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,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。——普希金
7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也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——孔子
8、兴于《诗》,立于礼,成于乐——孔子
9、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。
10、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——于谦
11、一日不读口生,一日不写手生。
12、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精思子自知——苏轼
13、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。
14、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——孙洙
15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——孔子
16、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。——雨果
17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。
18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发方悔读书迟——颜真卿
19、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,眼到,口到——朱熹
20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——《汉乐府。长歌行》
21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;行成于思,毁于随——韩愈
22、玉不琢、不成器,人不学、不知义。
23、鸟欲高飞先振翅,人求上进先读书。——李若禅
24、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
25、学习永远不晚。——高尔基
26、读一本好书,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——歌德
27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——孔子
28、读一切好书,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。——笛卡儿
29、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——孙洙《唐诗三百首序》
30、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——岳飞
31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——孔子
32、学而不思则惘,思而不学则殆。——孔子
33、少而好学,如日出之阳;壮而好学,如日中之光;志而好学,如炳烛之光。——刘向
34、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——欧阳修
35、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——朱熹
36、书到用时方恨少、事非经过不知难。——陆游
37、立志宜思真品格,读书须尽苦功夫——阮元
38、我扑在书上,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。——高尔基
39、书籍是全世界的.营养品,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;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。——莎士比亚
40、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——朱熹
41、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——杜甫
42、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——《三国志》
43、一日无书,百事荒废。——陈寿
44、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——刘向
45、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——陆游
46、读书给人以快乐、给人以光彩、给人以才干。——培根
47、书痴者文必工,艺痴者技必良——蒲松龄
48、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——诸葛亮
49、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——颜真卿
50、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。——列夫托尔斯泰
古文的名言 51. 狎昵恶少,久必受其累;屈志老成,急则可相倚。
2. 心口如一,童叟无欺。
3. 人有善念,天必佑之。
……此处隐藏6271个字……24、山河破碎风飘絮,身世浮沉雨打萍。(文天祥)
25、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(陆游)
26、少年辛苦终身事,莫向光阴惰寸功。(杜荀鹤)
27、身既死兮神以灵,子魂魄兮为鬼雄。(屈原)
28、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(李商隐)
29、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(李清照)
30、生也有涯,知(智)也无涯。(庄子)
31、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(宋·罗大京)
32、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愚人千虑。必有一得。(《晏子春秋》)
33、盛名之下,其实难副。(后汉书)
古文的名言 151、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。——出自(春秋)《论语·学而第一》。
注释: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,外出要敬爱兄长。
2、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?”——出自(春秋)《论语·为政第二》。
注释:孔子说:“当今的孝子,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。就是狗马,都能得到饲养。若对父母不孝敬。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?”
3、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——出自(春秋)《论语·里仁第四》。
注释:孔子说;”父母在世,不远离家乡,如果要出远门,必须有明确的去处。“
4、子曰:”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、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“——出自(春秋)《论语·里仁第四》。
注释:孔子说;”父母的年龄,不可以不知道。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,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。“
5、好饭先尽爹娘用,好衣先尽爹娘穿。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。
注释:好饭先给父母吃,好衣先给父母穿。
6、呼唤应声不敢慢,诚心诚意面带欢。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。
注释:父母召唤,应马上答应,不能怠慢,要诚心诚意,面带欢笑。
7、爹娘面前能尽孝,一孝就是好儿男;翁婆身上能尽孝,又落孝来又落贤。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。
注释: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,孝敬公公、婆婆,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。
8、劳苦莫教爹娘受,忧愁莫教爹娘耽。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。
注释: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,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。
9、时时体贴爹娘意,莫教爹娘心挂牵。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。
注释:要时刻体贴、理解父母,不要让父母操心。
10、慎,朝夕伺候莫厌烦。——出自《劝报亲恩篇》。
注释:父母出入(门)要小心搀扶,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。
11、家贫知孝子,国乱识忠臣。——出自《名贤集》。
注释:在家庭贫困的时候,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,在国家危难的时候,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。
12、慢人亲者,不敬其亲者也。——出自《三国志·魏书》。
注释: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,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。
13、孟子曰:”不得乎亲,不可以为人;不顺乎亲,不可以为子。“——出自(春秋)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。
注释:孟子说:”(在舜的眼中看来)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,不可以做人;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,便不成其为儿子。“
14、孟子曰: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“——出自(春秋)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。
注释:孟子说:”尊敬自家的长辈,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;爱抚自家的孩子,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。“
15、孟子曰:”亲亲,仁也;敬长,义也。“——出自(春秋)《孟子·尽心上》
注释:孟子说:”亲爱父母亲,便是仁;尊敬兄长便是义。“
16、孟子曰:”人人亲其亲,长其长,而天下平。“——出自(春秋)《孟子·离娄上》。
孟子说:”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,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,那么,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。“
17、妻贤夫祸少,子孝父心宽。——出自(明)《增广贤文》。
注释:妻子贤惠,她的丈夫灾祸就少,子女孝顺,父母就心情舒畅。
18、千万经典,孝义为先。——出自(清)《增广贤文》
注释: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,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。
19、亲爱我,孝何难;亲恶我,孝方贤。
注释:父母疼爱我,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;父母讨厌我,仍尽孝,才为贤德。出自(清)李毓秀《弟子规》。
20、亲所好,力为具;亲所恶,谨为去。——残自(清)李毓秀《弟子规》。
注释:父母喜好的东西,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;父母厌恶的东西,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。
21、亲有过,谏使更。恬吾色,柔吾声。——出自(清)李毓秀《弟子规》。
注释:父母有过错,劝他们更改。要面带笑容,语调柔和。
22、身有伤,贻亲忧;德有伤,贻亲羞。——出自(请)李毓秀《弟子规》。
注释:身上受伤,父母忧虑;道德败坏,父母蒙羞。
23、孝,德之始也,悌,德之序也,信,德之厚也,忠,德之正也。曾参中夫四德者也。——出自《家语·弟子行》。
注释: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,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,信用是道德的深度,忠诚是道德的方向。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。
24、父母呼,应勿缓;父母命,行勿懒。——出自(清)李毓秀《弟子规》。
注释:父母呼唤,要赶快答应;父母有命令,应赶快去做。
25、首孝弟,次谨信。——出自(清)李毓秀《弟子规》。
注释:首先要孝顺父母,敬爱兄长,其次要谨慎,守信用。
26、为人子,止于孝;为人父,止于慈。——出自《大学》
注释:做人子的,做到孝顺父母;做人父的,做到慈爱儿子。
27、夫孝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——出自《孝经》。
注释:孝是天经地义的。
28、孝子亲则子孝,钦于人则众钦。——出自(宋)林逋《省心录》。
注释:你对父母孝顺,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;你敬重别人,别人也敬重你。
29、羊有跪乳之恩,鸦有反哺之义。——出自(明)《增广贤文》。
注释:小羊跪着吃奶,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,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30、要问如何把亲孝,孝亲不止在吃穿;孝亲不教亲生气,爱亲敬亲孝乃全。——出自《动报亲恩篇》。
注释:如何孝敬父母,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;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,热爱、尊敬父母才是全孝。
31、要知亲恩,看你儿郎;要求子顺,先孝爹娘。——出自《四言》。
注释: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;要求子女孝顺你,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。
32、曾子曰:幸有三,大孝尊亲,其次弗辱,其下能养。——出自(春秋)《礼记》。
注释:曾子说:”孝有三点,大孝是尊重父母,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,再次是能养活父母。“